初冬時節,既有瓜果飄香一片豐收的喜悅,又有“我花開罷百花煞”的蕭瑟。
但是淮遠河兩岸,卻是另一番景象——
紅蝶鍶業公司通過技改,走上了綠色發展道路;8000多畝鮮花基地,打破季節桎梏,上百種花卉花開正艷;老街上,三代傳承的老酒坊,工人們正揮汗如雨,陣陣酒香,沁人心脾……
近年來,大足區雍溪鎮全力以赴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以建設“川劇古鎮、花鄉雍溪”為目標,致力于打造“特色農業優選地、生態優美宜居地、桑梓文化繁育地”,變得更綠、更新、更特、更香,在大足區做好“三篇大文章”中展現新作為。
“綠”為主引擎
紅蝶轉型升級
鍶是一種稀有金屬,可廣泛應用于電子、液晶顯示、汽車、航天、軍工、醫藥等行業,被稱為現代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工業味精”。
大足鍶礦綿延4.2公里,已探明儲量達3807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26.7%、國內儲量的46.3%,是亞洲第一特大礦床。
重慶大足紅蝶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蝶鍶業”)可年產各類鍶鹽產品6萬噸,是目前世界產能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細分行業龍頭。
過去,紅蝶鍶業可能因為生產過程中的不良環保措施而受到負面評價,但如今,該公司已經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綠色生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技改升級過程中,該公司拿出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以解決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和廢棄物處理問題。
紅蝶鍶業先后投入了6000余萬元,對自動控制、環保治理、安全管控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點燃”了引擎。近年來,該公司還不斷投入資金,引進了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推動企業“蝶變”升級。目前,該公司生產能力達每年6萬噸。同時,該公司還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標準認證、清潔生產和安全標準化審核,曾受到市級和區級政府表彰。
當前,大足區正依托得天獨厚的鍶礦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大足鍶鹽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紅蝶鍶業也在積極統籌規劃,為入園擴產做好準備工作,建設年產10萬噸的碳酸鍶和鍶鹽系列產品項目,同時把鍶鹽產業做大做強,帶動國內外下游企業到大足投資發展,為大足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新”為推進器
新材料產業拔地起
過去,人們對雍溪鎮的印象是什么?是南來北往的商賈,還是歷史悠久的古戲臺,抑或是連接川渝的交通要塞……
如今,人們對雍溪鎮的印象是“新”——場鎮煥然一新、鄉村環境變靚,特別是新材料產業,更是拔地而起。重慶鑫卓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卓公司”)便是當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的代表企業之一。
走進鑫卓公司占地55畝的廠房,一塊燒結墻磚的制作,在自動生產線上就能完成,對人工的需求,只需要一兩名工人在線操作即可。一改傳統磚瓦生產粉塵大、污染重等弊端,年產值可達1.6億元。
燒結墻板是非傳統意義的磚廠,是采用建筑渣土、頁巖、煤矸石等材料作為主要原料,通過破碎、擠出成型、干燥、使用天然氣焙燒等生產工藝,生產出性能優越、綠色環保、耐火耐水、輕質保溫、高強的裝配式燒結墻板。
鑫卓公司還采用自主知識產權及國際先進水平的全自動化生產線,聚焦綠色環保和高效節能建材科技化、差異化發展戰略,為市場提供優質價廉的新型建材,以滿足建筑行業對裝配式燒結墻板的迫切需求。
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形勢的日益嚴峻以及住房結構與住房需求的不斷變化,藍綠交織、山水共融、綠色生態,成為目前建筑行業的首要定位。重慶曾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二批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裝配式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與國家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和裝配式建筑是一脈相承的。而在雍溪當地生產的裝配式燒結條板的出現,恰恰滿足了建筑行業對綠色建筑材料的需求。
裝配式建筑方式建造房屋好處在于——可以像機器生產一樣成批成套地制造,只需把預制好的建筑部件運往工地即可。相比較傳統的建筑方式,裝配式建筑減少了資源大量的消耗和浪費,是現代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道。墻板設計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可根據客戶定制需求提供各項方案。
那么在國家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背景下,怎樣才能將設計、施工和新材料相互融合,推動大足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筑工業化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雍溪鎮給出的答案是:通過繼續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將閑置下來的土地、廠房、設備等優質資源充分激活、轉化,借助重慶打造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的東風,與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獨具辨識度的特色產業。
“特”為加速器
淮遠河畔“花飄香”
初冬時節,淮遠河畔卻是一派“春意盎然”——8000多畝鮮花基地上,竟有上百種花卉花開正艷……五彩花卉競相綻放、生機勃勃,幾十名花農正忙著打理花卉,一派繁榮。
20余年間,雍溪鎮將花卉產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鎮政府把花卉產業作為鎮里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不僅帶動了全鎮經濟發展,更是讓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以前村民通過種植花卉增收,后來大家發現,花卉產業經濟價值較高,可以形成村民們的固定收入。這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將產業逐漸擴大,現在家家戶戶都在種花卉。
“鮮花帶來的效益是顯著的,沒有務農這么辛苦,一個月能掙一兩千元?!?1歲的村民胥安秀,每年的冬季農閑時節,她都要到花卉基地打零工,修枝剪葉、運送裝車就是她每天的工作。在她看來,這份工作不僅輕松,還可以與鮮花為伴,更重要的是收益還不錯。
“我們基地種植有上千種花卉品種,秋冬季我們能夠產出300多個品種的花卉?!贝笞銋^雍溪鎮天華百卉園工作人員李孝介紹說,現在,基地每年能往西南地區銷售500萬盆左右的鮮花,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
如今,像天華百卉園這樣的花卉基地,雍溪鎮已發展到45余家業主落戶,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000余人?;ɑ墚a業與全域旅游、古鎮改造、城市管理相融合,在場鎮建設、市容市貌整治中注重凸顯花卉元素,引導和帶動群眾種花、賞花、養花,增強花鄉品牌效應,為大足區打造出一張“花鄉雍溪”的名片。
花卉產業在雍溪鎮發展至今有近20年,已是當地的主導產業,8000畝花卉種植區涵蓋雍溪鎮6個村及1個社區,日用工量2000人次,年產值超過3億元。
“雍溪鎮逐步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未來三年計劃面積將突破兩萬畝?!庇合傁嚓P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花卉品種和園區建設的提檔升級,打造開發出深度“農文旅”產業鏈,將花卉產業與雍溪里古鎮相結合,形成“旅游+花卉+研學”的新型鄉村旅游模式,做到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香”為文化底蘊
深巷“酒香”傳四方
日前,大足區公布了第九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足區雍溪純高粱白酒制作技藝入選。擁有這門手藝的,正是雍溪酒廠。
雍溪酒廠的前身為劉氏槽房,始建于清代。酒廠釀酒沿用了最為傳統的人工古法釀造,輔之以現代蒸餾工藝,高粱需要經過6天時間,30多道工序之后才能變成杯中的瓊漿。雍溪純高粱酒的釀造保存了其傳統發酵的模式,以糯紅高粱為原料,優質小麥制曲作糖化發酵劑,以老泥窖為發酵容器,輔以清新稻殼作疏松劑,釀純糧酒,無任何外添加物,開放式操作條件下進行續糟發酵釀制而成。酒廠至今還留有從清初保存完好的發酵池,老窖發酵,高溫蒸餾,分段接酒,恒溫存儲,用古法釀造出來的酒品質絕佳,芳香濃郁,回味悠長。
雍溪酒廠位于雍溪老街內,近年來,隨著當地文旅產業的興起,酒廠、老街相互借勢,成功“出圈”,成為了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標志之一。
這背后,是當地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勁勢頭——
近年來,當地以“雍溪里”景區為依托,強化與天華百卉園、“雍溪里”飛行基地的互聯互動,傾力打造全季節、全天候、全方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啟動“雍溪里”AAAA級景區創建工作,對景區的停車場、廁所、景觀景墻、古橋、景區導游圖等進行完善升級,不斷提升服務游客的能力;加速推進傳統村落保護二期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古鎮民居整治提升、夜間燈飾提升等工程,規劃建設古鎮沿河棧道,不斷提升古鎮品質,著力構建“一區一園一基地多點”旅游格局。
同時,雍溪鎮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發展,推出“摔酒碗”“穿戲服”“看川劇”“喝蓋碗茶”等系列活動,持續開發“雍溪里·有禮”系列美食品牌;強化串聯互動,高水平打造“游千年古鎮、賞花卉美景、享低空飛行”的旅游精品路線,真正讓“雍溪里”成為游客來足的必游之地、必到之處。
青山疊翠、花開遍野,秀美活力的城鄉新貌正在棠城大地鋪展。當下的雍溪,正努力譜寫特色產業壯大、生態優美宜居、桑梓文化厚重的新時代新篇章。(文圖由大足區雍溪鎮政府提供)